九游会现场:重庆科技盛会开锣!长安发 “天枢智能”智能车只认“安全”
来源:九游会现场 发布时间:2025-09-07 03:34:54
9月5号,重庆特别热闹——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和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大家常说的“智博会”)一起盛大开幕了。这次长安搞了个大动作:正式对外发布了自己的智能化品牌,叫“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
要知道,这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第一次以“新央企”身份开技术发布会。能把首秀交给“天枢智能”,看出来,在智能汽车竞争的下半场,这个品牌对长安来说太关键了!
“天枢智能”的核心目标特简单:给大家提供“特别安全的智能出行方案”。它靠的是长安两样硬家底——世界一流的安全基础和行业领先的智能技术,搭了个“眼明、脑灵、腿快”的核心技术平台,主要围绕驾驶辅助、汽车座舱、底盘这三大块,想把“智能出行安全”的标杆立起来。
发布会上,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说得特别实在:“我们搞智能化,就盯着三件事: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从9月5号到8号,长安直接把智博会的N6场馆包下来了。旗下的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这一些品牌,轮番开新车发布会,一下子拿出了阿维塔07、深蓝L06、长安启源A06等10款新品,选择超多。
场馆里也藏了不少惊喜:内场1万平方米的地方,长安建了个“天枢智能实验中心”,摆了200多件黑科技展品;外场2万平方米更大,专门搞了“天枢智能演示区”和“低空飞行演示区”。
你能看到啥?比如开车时爆胎了还能稳着走、在沙地里陷车了能自己脱困、窄路停车能精准“摆进去”——这些都是咱们日常开车可能遇到的场景,而且全是靠智能技术保证安全的。更酷的是,还有飞行汽车和飞行背包表演,现场就能看到未来出行长啥样!
其实这已经是长安第五次开科技生态大会了,从2021年到现在,长安2.4万人的工程研发团队,足足花了五年,才搞出“天枢智能”这个品牌。
现在长安是“新央企”,身上的使命更重了——安全本就是央企该扛的责任。而且现在科技发展快,汽车的安全风险也变了:以前主要是硬件(比如车身耐不耐撞),现在更多是软件系统的风险。但不管怎么变,安全都是智能化的目标,更是不能碰的底线。
作为造车“国家队”,长安造了41年车,从来没松过“安全”这根弦。现在他们把安全的范围也扩大了:不只是传统的“撞不撞得坏”,还包括开车安全、坐车时的健康安全、心里觉得踏实的“心理安全”,甚至是个人隐私信息的“隐私安全”——这就是长安说的“泛安全”体系。
这套理念全用在了“天枢智能”上,从“能看见风险”到“能判断怎么应对”,再到“能快速行动”,一步步升级,才最终有了这个品牌。
长安的智能技术,跟其他车企比,最不一样的就是“安全”。为了这个,他们提出“主动智能安全,走一步看十步”,目标是“零事故、零伤亡”,还专门搭了“眼明、脑灵、腿快”的技术平台——这三个词其实特别好懂:
眼明:就是车能“看清楚”。长安给车装了激光雷达(能精准认东西)、毫米波雷达(下雨起雾也不怕,能穿透),还有多个摄像头一起拍。再加上长安自己研发的“视觉语言行动模型”(不用记名字,知道它能帮车看懂周围就行),车就没有看不见的死角,跟帮你长了“六路眼”似的。
脑灵:就是车能“会思考”。车每天都在学东西——靠上百万公里的实际驾驶数据自己练,不仅能认施工路牌这种常见的,还能像老司机一样,看懂“高速上掉了东西”“货车侧翻了”“早晚高峰的潮汐车道”这些少见但危险的场景。练得越多,应对风险的办法就越老练,车也就越聪明。
腿快:就是车能“反应快”。长安用了“分布式电驱”技术,四个轮子能分开控制,驱动、刹车的反应时间只有10毫秒——比咱们眨一下眼还快30倍!这么快有啥用?比如在湿滑路面,失控的风险能降76%;就算突然爆胎,车也能在0.1秒内把方向修正过来,比职业车手反应还快。
能做到“眼明脑灵腿快”,背后是长安的技术底座在撑着。他们搭了一套全球领先的技术基础:有世界顶尖的SDA中央环网架构、全球最严的CA-ITVS新车验证体系,还有全行业独一份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再加上全球挖来的顶尖人才,以及和别的企业的合作能力,长安现在已经是智能安全领域的“领跑者”了。
“天枢智能”不只是个技术品牌,更像是长安对“智能安全”的承诺。他们用了62项核心技术(比如能跟人互动的领航辅助、多模态AI大模型、分布式电驱、线控底盘),围绕驾驶辅助、座舱、底盘三大块,做了96个功能场景,其中8个还是行业里第一次出现的。具体来说,对咱们开车的人好处太多了:
他们自己研发的“端到端交互式领航辅助”,能实时识别风险,像老司机一样提前预判,还能跟人互动,越用越熟练;比如走窄胡同、弄堂,开启辅助驾驶就能轻松过,全程不用动手,“动口”就行。
就算是自己开车,车也能帮你“主动避险”:比如晚上开车,对面远光灯晃得看不见,“天枢智能”的黑夜逆光AEB技术能穿透强光,比人眼早2秒刹车;高速上如果前车突然“消失”(比如被大货车挡住),增强型AES技术能在0.1秒内调整方向和动力,就算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车也稳得很。
还有些实用功能:比如不小心踩错油门,车会紧急刹车;停车时怕磕到,车会提醒;跟车太近,车会主动防追尾。
长安早就在研究“人车怎么相处”了,还建了专门的人因工程实验室,想把座舱打造成移动的“安全小家”:
交互方便:座舱的OS系统里,有个“OneAgent”全域智能中枢,相当于车的“大脑”,能把车变成你的“工作帮手、生活助手、挣钱能手,甚至是聊得来的朋友”。比如首发的AppAgent功能,能满足你的个性化需求(比如你习惯开车听某类歌,它会自动推荐)。
音响好听:智能音响系统用了长安自己研发的AI全景声算法,听起来像“3D环绕”,效果能跟杜比音效比,特别沉浸。
屏幕舒服:显示系统有AIPQ画质增强技术,看屏幕跟在家看电视一样舒服;还用上了超采样、HDR这些技术,画面清晰度快赶上3A游戏了。
智联贴心:“天枢・智联”像个有眼力见的管家,能连起“车、手机、家里的家电、办公室设备”,比如你开车离开车库,车会自动帮你关掉家里的电视、空调、灯,不用再担心忘关了。
健康安全:座舱用的材料是0苯0甲醛的,闻着没味道;空调有“纳米水离子+高效滤芯+森林级负氧离子”三重净化,坐车就像在森林里呼吸;还能实时监测你的健康情况。最贴心的是,长安还搞了“全向防晕车”,是中汽研第一个认证的,再也不怕坐车晕了。
底盘是车的“腿”,长安用了三向六域等技术,让底盘有“识险、避险、脱险”三大能力:
识险:能实时监控轮胎的所有状态(这是行业首发的);如果电池因为磕碰发热,用AI的弹性波技术能精准定位到25毫米(比指甲盖还小),早点发现风险。
避险:下雨天路面滑,车能感知路面摩擦力、调整动力、控制车身,打滑幅度能减60%以上;遇到十级横风(特别大的风),12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车身偏移只有0.4米,这是行业第一。
脱险:装了分布式电驱后,就算车开到225公里/小时的极速,爆胎了也不会失控,这个避险速度指标也是行业第一。
发布会上,朱华荣说了句特实在的话:“从来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这就是长安在智能安全领域的底气。
现在长安正推进三大计划:新能源的“香格里拉”、智能化的“北斗天枢”、全球化的“海纳百川”,还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旗下已经有了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个新能源品牌,研发团队遍布“六国十地”,光研发技术人员就有2.4万。
截至目前,长安在16个领域建了44个技术探讨研究、产品研究开发中心,还有200多个实验室。刚才提到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行业独一份,里面的“天枢智能实验中心”有全球仿线大实验室,能覆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所有领域,还拿到了SGS国内首个目击测试实验室认证——也就是说,自己就能测技术过不过关,不用依赖别人。
而且长安不搞“闭门造车”,还拉了很多“好朋友”一起干:跟华为一起搞阿维塔HiPlus模式,跟腾讯合作做智能驾驶的数据闭环,跟海尔一起建全场景数字化生态。
未来长安还有更大的计划:2028年要量产“人形汽车机器人”,2030年后还要往家庭服务机器人方向发展;2026年力争推出首款载人飞行汽车,2028年实现量产,到2035年要搭起低空产业生态,搞出一个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
现在全世界汽车行业都在变,长安以“新央企”的身份,把“天枢智能”当成智能化的新起点,始终把“安全”当成不能碰的底线年造车,长安一直记得“引领汽车文明,造福人类生活”的使命。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打造有全球竞争力、有自己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把长安做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而这一切,都从“安全”开始。
“女子出差遭老板性侵”另案将开庭,已认定工伤待遇113万,涉事公司不服仲裁上诉,当事人:年薪就超百万,17年职业生涯全毁了
美政府拟发报告:吃这种常见退烧药或生自闭症孩子!医学专家:尚无定论不必恐慌,少吃遵医嘱
IFA 2025直击:TCL展厅揭秘,“AI+家电”将如何改变我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