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 产品概述

武汉环境监测中心选择禾信SPA-MS开展PM25在线源解析

发布时间: 2023-09-02 15:06:53 来源:全绝缘环网柜

  武汉市入秋以后,大风、降雨等天气减少,出现连续32天的长晴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明显下滑。2013年10月8日遭遇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雾霾天气后,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度和重度污染天气,10月30日武汉市PM2.5严重超标,为全市空气质量敲响了警钟,大气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根据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部署,10月对全市9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9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市控点进行PM2.5在线源解析监测工作,此次监测采用

  ,该设备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研发经费高达一个1亿,单套设备价值500万元,采用国际领先的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精确地检测出大气中单颗粒物的粒径,有机、无机成分及正负离子。其自带的在线源解析软件具备数据处理功能,可根据颗粒物特点,利用丰富的谱图库资源分析出大气中PM2.5来源,及各类污染来源的贡献率,并自动生成污染源贡献比例图,能及时有效地了解污染现状和来源。设备体积小、质量轻,便于转移和运输,可根据监测要求做全天候监测。

  鉴于目前国内雾霾天气污染严重的现状,中国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利用该设备旨在对全国空气质量进行摸底监测,武汉市在全国众多省市中争取到先机,得以最先开展调查监测。东西湖区委、区政府领导格外的重视重视辖区空气质量调查及改善工作,区环保局抓住市环境监视测定中心PM2.5在线源解析监测契机,主动与市环境监视测定中心沟通,在设备有限,全市待监测点位多的情况下, 积极与市环境监视测定中心配合,在原计划安排下延长监测时间,增设监测点位,开展东西湖区环境空气监测。专项监测工作开展前期,东西湖区环保局与市环境监视测定中心多次沟通、协调,结合该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以及吴家山地区周边临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的地域特点,征求市环境监视测定中心的意见,确定了对该区国控点(吴家山中学)、南边慈惠物流片区、西边机电城片区和北边径河工业园片区等四个点位周边空气中的PM2.5进行监测,就监测点位布设、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等监测方案详细的细节内容展开讨论。

  2013年10月22日至10月30日,市监测中心价值500万元的监测仪器对该区上述四个点位进行了为期8天的监测,是此次所有进行监测国控点的区中,监测点位最多、监测时间最长的一个。监测期间,东西湖区环保局积极努力配合此次监测任务,提前选定并联系监测场地,局有关领导与市环境监视测定中心工作人员到监测现场进行实地查看,根据现场真实的情况以及监测需要,选取最适宜的监测点,以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同时,实时关注监测过程中设备仪器的运作状况、监测进度,及时提供所设备和人员支持。在长达8天的监测过程中,涉及监测点位的单位和企业积极努力配合,在监测场地、设备供电、设施安全运行方面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在各方的配合下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状况良好,顺利地完成了监测任务,市环境监视测定中心工作人员对区环保局在此次监测中的积极配合与协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针对此次空气质量专项监测,市环境监视测定中心将为东西湖区单独出具一份详细的监测报告,以便对吴家山空气颗粒做多元化的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此次PM2.5在线源解析监测,是区环保局落实创建国家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的重要步骤之一。2013年以来,东西湖区环境空气质量成绩一直不理想,今年1至8月份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仅123天,优良率仅50.6%。根据创模要求,“空气质量”是创模考核指标中的重要一项。在《武汉市创模指标考核评分细则(试行)》中,“空气质量”考核指标中包含4项指标否决项,一是“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均达到全年总天数的85%以上”;二是“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品质衡量准则中的二级标准”;三是“监测点位经过上级环保部门认证”;四是“所有考核监测点位全部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因此,加强东西湖区空气质量监测,弄清污染物来源,对下一步采取应对措施,改善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实现创模工作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有重要作用。

  下一步,东西湖区环保局拟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合作开展为期6个月的“

  ”课题研究,以进一步落实区政府关于实施空气净化改善全区空气质量的会议纪要精神,弄清吴家山地区环境空气中PM2.5的来源,以及各类污染源对大气PM2.5的贡献率。此次PM2.5在线源解析监测的监测结果将为该研究课题提供重要的阶段性的数据参考。

CopyRight 2022 小九直播-电脑版|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3006987号-2  渝公网安备渝ICP备13006987号-2 网站地图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