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邦权,二级技师,现任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设备经理。被评为“温州市断路器行业技术专家”“乐清工匠”等,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
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8月22日至24日在重庆召开。作为一名重庆籍职业经理人,朱邦权时刻关注着家乡的这场展览。
此次博览会上,传统产业因数字技术而焕然一新的案例不断亮相——一条以1:1比例打造的智能化生产线%以上;AI工业设施卫士,具有设备健康智能评估、设备故障辅助诊断等功能,比人工检测效率提升50%以上;基于通信塔打造的“铁塔+5G+AI”的铁塔视联系统,可用于森林防火、水域监测等领域……
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球数字化的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 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平均增速为15.9%;数字化的经济占GDP比重由20.9%提升至39.8%,占比年均提升约2.1%。
“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智博会上出现的新技术、新运用代表着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对我们德力西电气推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具有借鉴意义。”谈起智博会,朱邦权如是说。
关注前沿科技动态的同时,朱邦权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坚持脚踏实地、勤于钻研,用匠心参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赋能德力西高质量发展。
从业以来,朱邦权一直在与设备打交道。无论是简单的设施设备日常养护,还是特殊情况下控制设备的故障排除;无论是落实公司设备操作规程,还是预测用电增长趋势,采取经济合理措施,确保正常的电力供应;无论是推进设备系统的智能化改造,还是建立设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设备的运作时的状态,朱邦权都干得十分用心,总能从细微处发现问题,持续改进。
之前,朱邦权得知检验员们用游标卡尺测量零部件参数时,遇到R角、弧度等特殊类型就很难得到准确数据,若使用三座标测量仪检测,调整动作复杂,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影响后续环节的工作进度。为了消除这一“堵点”,朱邦权带领团队主动承担了这项改进任务。
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朱邦权带领的团队决定跳出传统思路,借助信息化检验测试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并不等于胜利在望。要想找到处理问题的突破口,朱邦权他们遇到了不少困难。
起初,他们尝试通过引入传感器来检测特殊零部件的尺寸。经过反复试验,检测的准确度有明显提高,但检测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大的改观。几经摸索,他们尝试着改用视觉镜头来辅助检测。试验过程中,针对数据重复、精度偏差大的问题,他们反复修改运行程序,经过多次运算和处理,终于达到目标要求,可以同时大批量检测同类零部件,并且检测结果自动存入系统,减轻了检验员手工记录的工作量。与原测量设备相比效率提高10倍,而成本是原测量设备的六分之一。公司运用这一检测系统加大零部件抽检比例,进一步提升了产成品的一次送检合格率,减少了质量损失。
征程万里,惟奋斗者永不止步。朱邦权和队友们并不满足于已有成绩,总是会在一个项目结束后旋即投入下一个新项目。
“假设一条产线个单元,影响产线整体效率提升的往往是关键的1-2个单元。如果说这一产线万台,那么,我们要问日产量还能不能提高?该从哪里着手改进?怎么达到目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朱邦权和队员们在一次次循环往复中持续提升赋能企业高水平发展的能力。他们开发设计出的DZ47s触头参数自动检验测试设备能快速测量产品对应参数,检验测试的数据自动录入,杜绝人为修改,可快速得出评价结果,与原测量方式相比效率提高2.3倍,每年节约人力成本约30万元。
入职近20年,朱邦权以奋斗者的姿态潜心钻研,主导完成设备效率改进60余项,创造效益500余万元,实施质量改进80余项,在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他主导完成节约能源改造和安全改进30余项,节省本金200余万元。
“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日益深入,已成为助推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数字引擎’。我们设备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适应新趋势,当机会来临时,才能把握机会。”朱邦权说。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