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导体也叫电子电力器件,承担了不同电压,电流,频率转换的功能,但凡有电的地方都要用到。比如笔记本就有一个电源适配器,它的作用是把220V交流电变成笔记本电池的所需5V-48V的直流电,有降压和交直流变化的作用,如果拆开,你会发现里面就有各种电子元件,有电容,电感,线圈,PCB板,以及各种各样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电源管理芯片等。
功率半导体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由各种基础半导体元器件组成。比如各种二极管,三极管,MOS管,IGBT,GTO晶闸管,等等等。
把这些单个功率半导体全部弄到一个模块里,就叫功率模块,它可承担很多作用,比如电动汽车里的大小三电系统,比如光伏上的逆变器,电网里的变流器。
如果电源控制管理单元是外挂的, 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功率模组,如果是内嵌电源控制管理单元,就叫IPM模块。
不管是功率分立器件,还是功率模组还是IPM在家电,工控,消费,汽车,电网,高铁等用量巨大,可以说没有功率半导体,一夜回到原始社会。
我看过很多券商报告,发现统计数据口径都不太一样,这一个市场谁都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亿。
但是基本上认为功率分立器件,这几年大概是200亿美金左右,全球的,分立器件中还有一部分是射频分立器件,那玩意大概还有100亿多亿美金的市场规模,所以整个分立加一起是300多亿美金,刚好占整个半导体的6000亿美金的5%,这SEMI统计的基本吻合。
如果放大到功率模块和IPM的市场规模,估计要再乘以1.5-3倍,因此是300-600亿美金,抛掉一部分重复计算的和电源控制管理单元的,毕竟这东西不属于功率属于模拟电路,因此实打实大概也就250-500,折合人民币1750-3500亿人民币,这个和大部分券商研报中的数据比较接近,我猜他们也是这么估算出来的。
在整个功率半导体里,二极管,三极管体量比较小,大头是MOSFET和IGBT,这两个相加超过60%以上,主业是干这个上市公司比如斯达,士兰微,新洁能这一些企业也是证券交易市场电子研究员们重点跟踪覆盖的对象。
功率半导体这个体量其实在整个半导体中占比不大,比先进数字芯片,模拟芯片,存储芯片那些小多了。你拉开过去十年,甚至十五年行业数据分析来看。基本能看出是一个平稳增长的市场,平均增速也就8-12%,好一点的年份量价齐升有个15%的增速,差一点的也就5%,记忆中也就2008年,最惨的那会儿有这么一段时间的负增长。
毕竟功率半导体承担了最基础部分的应用,在这电气时代,智能时代,信息时代,不用电那是不可能的,你只要跟电搭边,功率半导体就跑不了多少要用一些。
所以功率半导体有点像你家吃的盐,多不多,少不少,总有这些量,它不会因为你中大奖有钱了多吃几包,也不会因为你最近一段时间有点穷就不吃盐了。
但是现在逻辑略有变化,还是那几句话,碳中和时代下,光伏/风电新能源+新能源电动汽车巨大的需求大大催生了对功率半导体特别是IGBT的需求,洒家是相当看好这个品种的,确定性强,且增速不慢。
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特别是在今年,明年半导体冷周期来临之际,其他品种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功率半导体尤其坚挺,显得更为难能可贵,这就是洒家持续看好的理由,光伏,风电,汽车你们随便玩,功率半导体不好我吃下去。
至于有人经常问我,我已经买了不少XX公司的股票,为什么这几个月都没有跟着光伏,汽车板块大涨啊,是不是此公司后面不行啊?
大哥,你要搞清楚,你的对手盘不是这些上市公司,而是全证券交易市场的基金经理。他们现在什么心态?大部分基金经理,每天焦虑的一逼,天天在互相打听,你在搞什么票,他在搞什么票,大佬们在搞什么票,下一个市场风口在哪里?只要有共识就敢干。为什么?因为很多基金公司搞考核,月月考核,年年考核,同行之间还天天搞排名。一段时间你管理的基金净值比不过同行,然后天天被基民各种调侃,你还能在这种环境下淡定的保持长期投资的心态???别逗了,有这样心态的基金经理简直比大熊猫还稀缺。
所以基金经理的心态要的就是快,毕竟这个月干完了下个人在哪里上班都不知道,反正别去国金中心上班就行,进出的人比较多,非常容易封楼,封楼就太难了。
如此一来,再考虑到现在半导体基本面比较一般,这些芯片公司的票基本都被认为是不在风口上,没风口炒它干嘛?
所以你要等到全市场什么阿狗阿猫都炒过了,没东西炒了,再有人回头来review所有半导体公司的业绩情况,这样一个时间段才会有人发现,好像大环境差归差,有些公司业绩财报还挺好看的,这个预期差一旦成立,才会重新引起市场关注,所以搞功率半导体的这一些企业,一时半刻不会有大涨行情,至少要等到10-11月,这一年也干了差不多了,这帮分析员从业内打听到某些公司全年业绩还行,和证券交易市场普遍认知有足够的的预期差了,然后开始推票,然后才有行情。
这东西一时半刻急不来,现在很多电子研究员还在天天打听,上半年你们公司业绩会不会因为不景气下滑厉害而暴雷???毕竟下游消费电子是功率的大头应用之一,这种情绪下不太可能有大行情。
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一个理?炒股看不懂财报不要紧,看不懂公司主业不要紧,但是一定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洞察全市场人性的一面,基本上你不会踏错节奏,如果你再有很强的财务分析能力,行业基本面分析能力,以及对公司产品线的分析能力, 那么恭喜你,如果桌子上有十盘菜,你的能力能吃个7,8盘不成问题,顺利成为二八法则中,二的那部分。
以下仅是笔者从公开市场上收集的信息做自我分析以及看法的罗列展示,不作为买卖股票的的依据。反正一句话,我就是这么看的,信不信由你们,不好听的内容,上市公司也别给我发律师函,我又不是随意抹黑的水军。
上市公司主业中包括功率半导体业务的有十多家,有些是设计企业,有些是IDM公司,有些主做IGBT,有些主做MOSFET,有些有三代半业务,还有一些是模块业务,这份名单并不完整但是应该基本都全了,有漏的后文讨论。
这三个是市场提最多次,最多哪来被比较的三家公司,也是目前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三家功率半导体。
兰微业务线比较多,工控,MCU,LED驱动,功率单管,模块,模拟电路,啥都做。去年干了大约70亿收入,功率IGBT,这些大概干了十多个亿。目前旗下有5/6,8英寸线英寸厦门集科资产并不在体内,但是兰微利用这个线流片,收入是归入上市公司主体内的,目前产能大约4万片;碳化硅线还处于早期阶段,士兰明镓是个做LED的,此外计划杭州一条中试线英寸线。
所以兰微实际产能大约是5/6英寸有3万片,8英寸有5万片,12英寸是4万片,全算起等效8英寸大约是14-15万片。当然不全是跑功率的,士兰微产品线太多了。
市场一直对兰微有偏见觉得兰微产品线太多太杂太low,不聚焦,因此功率三强里,估值是最低的。
这个是有历史原因的,当年兰微投这么多钱下去后,太他妈穷了,所以士兰微什么产品都要做,不管高端低端都做,力求把产能填满,这些年就没赚过什么钱!所以给大家造成一个感觉这个兰微产品线杂而不精,逼格不够高。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熬了这么多年后,日子终于好起来了。去年赚钱之后,兰微终于有钱了,可以从容的转身,砍掉一些低端的产品,聚焦高端的,比如汽车功率半导体。现在兰微很多功率产品都已经上车了,若还有分析员说兰微没有产品上车的,建议老板直接fire。
而且兰微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手里有线,而且成本极其便宜,当年8英寸线多台,从英特尔手里搞过来就只花了2亿多,现在这些设备简直天价好吧,现在凑齐同体量的设备至少花费15-20亿,加上另外的成本,你现在要和士兰微一样产能的5万片8英寸线再来盖一条,至少要花费50-60亿元。
因此士兰微是出了名的省钱大王,厦门12英寸花的钱我看友商在临港那个只能搞个8英寸的,高下立判。
这种隐形的护城河,我感觉全市场没几个人意识到,后面人还想搞到兰微这样的产能代价是巨大的。诚然当行业景气度很差的时候,纯设计企业有成本优势,自己有产线的IDM厂就不好玩了,因为每天的花销是个巨大的负担,每天向东总眼睛一睁,一辆奔驰开进去了。但是当遇到行业景气周期的时候,自己有产线的IDM就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越哥2年前朋友圈已经总结过了:有产能就是爸爸!
请问未来几年功率半导体是景气周期还是低谷周期?IDM和设计企业谁更有优势?IDM厂过车企的验证简单还是设计企业过车企的验证简单?
斯达这一个故事全市场都知道,双轮驱动下最正宗的概念,因为和华虹关系好所以产能有保障。华虹力保的公司其实就这么几个,斯达,新洁能和东微。
斯达的IGBT,东微的SJ-MOS是华虹力保的两个品种,当然新洁能也还行,产能也有不少保障。
斯达目前的模块封装技术不用多说,国内最强。这几年可猛了把国外很多二线品牌按地上摩擦了,业绩连年高增长。再加上斯达的功率模块上车,所以证券交易市场一直给予很高的估值。
所以我看券商给的预估2022年斯达收入也就27-33亿之间,但是现在居然也有670亿市值,兰微今年预测是100亿收入,当下也就730亿市值。两者市值不到10%,收入体量差1倍多,所以我百撕不得骑姐。
于是就有分析师给我讲斯达的故事,因为斯达增长一直很好看,所以基金经理们对他很乐观,而且很多人都去下游客户什么小鹏啊,蔚来啊,新势力和传统车厂调研过,斯达的车规级功率模块确实很多车型都上了,因此全市场当然看好它啊。
第一、封装技术真的有这么难吗?还是IGBT挖沟槽,搞离子注入掺杂难?特殊的外延工艺难?兰微阿坝州那个车规级封装起来之后和斯达距离还有多远?
第二、但凡有追求的车企电控那玩意儿会不会自己干?我打赌会自己做,道理很简单特斯拉就是自己干的,而且还是他妈单管方案!不是模块方案。当然斯达也可以供单管。
第三,华虹那边还有多少潜力能给斯达挖?积塔未来又有多少产能给斯达?这个算不算脚踏两条船?会不会吵起来?未来决定公司成长上限的是不是产能?
不是说斯达不行,斯达基本面没啥大问题,只是我觉得斯达这个股价是不是贵了点?
时代电气也不说了,市场最火的一只票,身上概念也差不多,该有的都有,毕竟人家当年是干高铁功率半导体,技术上的含金量也是很强。同样时代电气的8英寸线也不在上市公司体内,但是这个条线基本归你玩,所以这样就能把利润留在上市公司体内,把包袱放在体外,和兰微的12英寸线如出一辙,证券交易市场最喜欢这种套路!
时代电气那个8英寸也是超过10万产能的规模,国内最大的一个8英寸线之一,这是时代电气最强的保证,产能在手天下不愁,因此收入体量150亿和市值也是三者中最高的,但是缺点是它有很多轨道交通的装备,概念不够纯。
但是时代电气有两个小小的缺陷,第一是个国企,有点慢。第二港股估值拖累。这样一些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感觉现在1000亿的市值似乎弹性空间也不大了。
东微上市的时候顶着充电桩功率半导体第一股的概念,属于少有的没有破发的票,到现在表现一直还可以。
和斯达一样,东微也是华虹的铁杆盟友,在MOS产品上量非常大。和斯达刚好相反斯达90%的产品是IGBT,10%是MOS,而东微90%是MOS,10%是IGBT。
SJ-MOS,也就是超结MOS,其实是个很赚钱的品种,据我所知当年英飞凌有相当一部分利润来着Coolmos产品线,也就是SJ-MOS产品,这东西工艺比一般的MOS复杂很多(不管是沟槽还是多层外延),产品利润应该还可以。
因为我对东微了解程度有限,写不了太多,现在170多亿市值算不上便宜算不上贵。
讲道理,新洁能之前的产品线并不高端,都是偏低端的产品,这种东西在周期下行期间,卷起一点是真的都不好玩,新洁能自己也很清楚正在努力转型。上IGBT搞光伏,搞风电,搞MOSFET上车,但是目前据我所知,才刚刚切入这个赛道,有多大作为不好说,但是有华虹这个盟友在背后,应该行,希望能转型成功。
老牌的功率半导体厂,公司4/6/8英寸线好几条,二极管,三极管,MOS,IGBT,啥都做,过去产品线也是偏中低端,去年因为趁着涨价赚了不少钱,不知道各位明白不知道,扬杰的收入中有不少是贸易的,具体比例我不知道,反正我就知道有。
收购楚微股权是亮点,代价不大,得到一个1万片产能的8英寸线,就看后续运营了,因为人人都知道一条8英寸线万片产能是不可能盈利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因为盈亏平衡点至少要25000片,因此还要再加15000片产能的对应设备,目前来,这个代价估摸着是将近10亿,投入并不小。
然后灵魂拷问来了,您并表吗?并表意味着出不来利润……啊,啊,不要体内,体外,体外,必须体外。
老牌的功率厂商,公司现在主要三条产品线,晶闸管,防护类器件,以及各种MOS产品。公司有2个4英寸线英寸线,以及一个封装线。
晶闸管不用说了,这品种大环境下肯定不行,防护类是个刚需市场凑合,关键看点就是在MOS产品上,目前他们公司应该有两个团队搞两种不同的MOS,无锡团队和临港团队。据我所知上半年MOS产品在中芯绍兴有稳定2-3万片产能基本抵消了晶闸管的下滑。
下半年6英寸和8英寸线产能会陆续开出,但是和上面几个不同的是两块资产都在体内,因此折旧摊销是个包袱。
公司肯定有产品进车了,但是是通过代理卖给大陆,博世这种T1,大陆博世到底有多少MOS芯片是最终卖给车企的,中间环境信息缺失,而且都没办法估。
公司老板到是挺拼的一个,基本面还行,只能赚一点公司成长价值的钱,看起来有这么点弹性。
这里插一句,据我所知,以后想要再盖8英寸线,挺难批的,不管是拿路条,还是再融资,所以对这些有线的公司肯定利好,因为背后的门给关了。
去年这公司傍上华为概念股直接起飞,确实宏微的IGBT产品供给华为的量非常大,与华虹和华润微有一定的产能绑定,目前听说也想切换到汽车功率半导体里。
有个很佛系的老板,真是的佛,食堂里荤菜都没几个,全是素的。公司之前主打二极管,三极管等低端产品,基本上没有什么研究员去调研过。公司有个子公司叫晶银,做低温银浆的,这东西主要是HJT工艺上要用的,算起来算国内前三,干低温银浆的公司就这么几个,帝科,常州聚合,苏州晶银,还有个匡宇。这段时间涨不错,我猜有人就是在炒这个HJT异质结电池低温银浆概念。
一个做二极管,三极管的老公司,讲道理,发现在这公司能不能上科创板都不好说,算了,没人关注,也讲不出什么故事。
东北老企业,产品线翻来翻去就这么一些东西主做晶闸管,之前有说要盖条8英寸线,不知道啥情况了,几乎没人跟踪过。
润微在两年前上市最低的时候仅仅200多亿市值,我强烈推荐过,还写过两篇长文,告诉你润微是好人,不是渣男,当时还给了千亿市值预估,果然后面真千亿过,反正我赚过不少钱。
当时计算过华润微下面有3条6英寸,2条8英寸线英寸产能哦!现在应该更高,这个量非常大哦。
去年开始在重庆再盖一条12英寸线,关于这条线英寸线英寸线年底就投产了,这么一对比,国企是真的磨叽,所以我特别不喜欢这种慢悠悠的国企。
关于闻泰段子太多了,有个看手机行业的分析师跟我讲过一个段子,我至今记忆深刻。
手机票都黑暗,想要赚钱都很难,欧菲合力泰,汇顶和闻泰!!!切记不要碰,把洒家说的一愣一愣的,,这么邪门吗?
一码归一码,闻泰主业给手机工作做OEM代工确实不赚钱,但是收的这个安世半导体呢,确实还算优质资产。
毕竟安世半导体当年脱胎于恩智浦,车规MOS产品确实是全世界排名数一数二,从财报上看,确实还可以。
都没想到吧,中环还有IGBT业务,确实有,你们自己看去年财报基本一年1亿上限,中环主要是干光伏的,它不仅有IGBT产线,还有硅片。但是他的IGBT也基本自己内部消化掉,通常来说也没有研究员分析师把它当功率半导体公司看。
一个比较冷门的的功率半导体公司,它旗下有个子公司叫振华永光,有部分二极管,三极管的产品并且向MOSFET,IGBT这方向靠。我对这个公司了解很少,说不上有什么亮点。
又一个极度冷门的公司,似乎上市到现在连个覆盖报告都没几份,但是人家董秘在互动易平台上回复过,我们有IGBT……除此之外,再无信息。
又一个冷门公司,有一部分晶闸管业务,既没有券商研报,公司也很少出来交流,啥情况都不知道。
完了,所有A股干功率的,我知道的都在这里,还有中芯国际也有部分代工业务,但是一般来讲从来没人把中芯国际当功率半导体票看。( 作者 陈启 启哥有何妙计 )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